這天在車上聽到廣播電台傳來衛生單位宣傳人員的訊息-「夏天到了吃堅果類食物尤其要小心食品是否遭到真菌毒素的污染...... 。」印象中堅果是近年西點麵包師傅講求養生健康的用食材,怎麼到了夏天就變了樣?衛生人員說:「天氣又悶又熱是黴菌及真菌最喜歡的環境,如果沒有妥善的收藏,堅果很容易會變質。」 

 

 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監測,103年第1季共抽驗7類61件食品,其中4件黃麴毒素含量不合規定。看清楚是含量不合規定,意思是合格的商品亦可能含有微量的黃麴毒素,當商品到我們手上時不曉得又轉過幾手,中間運輸過程的溫度及濕度都可能讓菌種繼續繁殖。黃麴毒素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,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,一般的加熱是沒辦法破壞它的結構,唯有280度以上高溫才有機會解其分解,服用過多易引發肝癌、組織失血及厭食等症狀。

 

  建議在購買及食用時注意以下七點:(1)堅果的顏色是否異常(2)味道是否有所不同(3)是否有毛狀物-菌絲(4)選擇離出廠日較近的商品(5)開封後儘速食用(6)避免購買大份量的量販包(7)購買場所的溫度及濕度是否適當。

 

  除此之外,有人會說買台灣堅果就好,但真正台灣本土產的大概只有花生比較多,大部份堅果都是飄洋過海到台灣。餐廳及麵包業者為了壓低成本多會選擇大量囤貨,再製成麵包或餐點,他們的保存方式及時間都可能是黃麴毒素滋生的風險因子,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天,堅果一旦加工製成食品更不易看出堅果是否新鮮,消費者只能選擇較有信譽及流通速度較快的店家,或是儘可能少食用此類食品,或選購未加工過堅果的較為安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sd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